“太阳能路灯腐败案”背后的深思

近日,一则关于“湖南农村太阳能路灯腐败牵出400余人 近两千盏不亮”的报道受到了太阳能路灯行业的广泛关注。新闻报道了该地区花垣县补抽乡大哨村,72盏太阳能路灯中有56盏“失明”;而龙山县石羔街道元堡社区60盏路灯中,有近半数不亮,等一系列问题工程。如此荒唐的工程不禁让人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思。

正如该报道中分析的观点一样,太阳能路灯行业的市价混乱、标准缺失、售后无保是滋生腐败、造成损民工程的导火线。

痛点一:市价混乱

以当下农村太阳能路灯采购比较普遍的高杆6米-8米的太阳能路灯为例,市价每套从1000多元到数千元乃至万元不等。反应的是市面厂家的稂莠不齐,准入门槛低,最终造成了以低价竞争获得工程供货,通过压缩成本、偷工减料的方式来获取利润。

解决方案:不以价格为优势,要以质量求根本

行业的混乱并不意味着缺少高质量的太阳能路灯,如今抵制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呼吁声越来越高涨。而引导维护市场秩序,净化行业环境,需要更多良心企业的共同参与。

朗越能源:

作为太阳能路灯行业中的一员,有着大体量的实体工厂以及高规格的无尘车间,雄厚的企业生产实力,为打造高质量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2016年成功挂牌新三板,更是政府以及社会对朗越的高度信任。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,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选择和认可。



痛点二:标准缺失

目前,国家层面或者行业内对于太阳能路灯缺乏统一权威的质量标准。一盏太阳能路灯应亮多久、该有多亮、没有准确参照系,进而出现了不良厂家虚标功率,以假乱真的现象。

解决方案:加快制定行业标准,让虚假无计可施

产品质量在有标准可依的时候,能够让采购决策部门甄别产品的优劣好坏。由于太阳能路灯行业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,属于新兴行业,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标准。近年,随着技术各方面的越为成熟,国家及行业的部分标准也随之出台。

朗越能源:

作为国家标准的参编起草单位,参与起草了GB/T33766-2017《独立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》、GB/T35264-2017《太阳能草坪灯系统技术规范》等国家标准,CQC1126—2017《太阳能路灯用锂离子电池组技术规范》、CQC11-464117-2017《太阳能路灯用锂离子电池组安全认证规则》等行业标准。近日,朗越能源还获得了由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-系统及部件推进组评选的“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”,朗越能源将全面助力行业向规划化、标准化方向发展。



痛点三:售后无保

“湖南太阳能路灯腐败案”中描述的“我们之前反映了好多次,也没有人来修”的现象绝非是一地独有的问题。售后无保一方面反映出这些产品质量问题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厂家不愿为售后维护的成本买单。

解决方案:加强售后监管体制,融入售后新模式

除了在源头上加强监管,遏制不良品的出现外,改变售后维护方式,提高售后效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朗越能源:

掌握了行业领先的太阳能物联网路灯核心技术,能够更高效率的解决售后问题。通过物联网技术,可在移动端、PC端实时查看到各盏路灯的运行状态,第一时间判断到出现状况的路灯,从而快速的采取售后行动。朗越能源始终把售后服务当做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,把良好的客户体验当做是企业追求的动力。



这起“太阳能路灯腐败案”的揭露,对那些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的厂家敲响了警钟,行业在发展,规则在健全,想靠低劣品质以低价竞争获得市场的想法终究会成泡沫。


浏览:
返回顶部

分享到: